上個星期二,受文化大學之邀,對二十幾位吉林省大專院校負責創業教育的老師們分享創業經驗,與創業教育觀察。
如果分享成功創業經驗,那找我還真找錯人了!
不過分享創業輔助、創業機制、創業教育…等等的觀察,找我還真找對人了。我從十三年前就開始參加創業比賽,並且長期關注創業教育。前年正式創業,還申請了不少創業補助,進駐過育成中心,參與不少創業教育相關的活動。
在準備分享的過程當中,我觀察到我牢騷滿腹。一方面我該感謝台灣政府給我不少創業上面的協助,但另一方面,很多協助花了不少錢,沒有花在刀口上,我看了實在很難過,我這邊就列舉一些,我觀察到的落差。
首先,我先幫這些老師建立了背景知識,創業家的特色是:「青、忙、亂、荒。」
最常掛嘴邊的話是:「我沒空!」
大家都笑了,也很都認同我的觀察。
創業輔導怪現象第一名:為什麼要把創業團隊湊在同一個空間?
我是個愛問問題與聽眾互動的講師,我對這些吉林省的老師們的第一個討論問題是:「為什麼育成中心或是政府總愛把創業團隊湊在同一個空間,弄個CO-WORKIG SPACE?」
這個問題幾乎不需要討論,很多老師立馬舉手回應:
「大家都是創業者,會有同理心,可以互相幫助。」
「不同行業的創業者,可以異花授粉,你做電商的、我幹農業的,異質行業可以相互激盪。」
「大家都是創業者,碰到低潮,可以團抱在一起取暖。」
這些老師的反應,跟我想像中差不多,我又舉了個案例跟在座老師分享。我剛到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我們班上剛好有三個留學生,分組做作業的時候,老師特別把我們三個分在同一組,想我們都是外國人,應該比較會互相幫忙,不會被老美排擠之類的。一開始,我們三個都覺得老師很貼心。
但是真的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們三個都很挫折,我們彼此聽不懂我們的英文。我們需要的一些資源,因為我們都是留學生,沒有當地資源很難取得,我們突然覺得我們像是個難民營。我們跟老師反應之後,老師把我們三人打散分別安差在老美的組別裡,我們才順利完成該學期課程。
這邊我也可以用我的實際觀察來分享給各位,CO-WORKING SPACE的真實狀況。
假如你是做手機遊戲APP的團隊,你隔壁也是做手機遊戲APP的團隊。你們真的會有同理心會互相幫助?得了吧!肯定防守對方跟防賊一樣。試想這兩個團隊肯定未來會在一些創業比賽、創業投資會、創業補助案上面強碰。
「互相幫助」在這裡是不成立的。(不互相詛咒就算好了。)
那麼非競爭性的同行,應該就有很多話題可聊吧!(你以為創業的人很閒嗎?)
假如我做手機APP遊戲,旁邊是做生化基因的團隊。我哪有閒工夫去理他呢?頂多見面說聲Hi就是了。
不過這些老師的觀察也不是全錯,這些團隊湊在一起抱怨育成中心服務不佳或是政府補助不到位這方面,倒是真的很一致的。(這是人性)。
那麼為什麼政府、學校老想把這些團隊湊在一個空間呢?我想答案其實很簡單:「方便管理」。就像難民營一樣,把難民放在一起,好管理嘛!
老符我批評歸批評,但我也有些具體的意見,該怎樣協助這些創業團隊的空間問題,如果真的要幫這些創業團隊,就應該把他們安排在有能力的大公司附近。
舉例:如果有個團隊是做電子商務的,把這個團隊安排在PCHOME同一棟大樓的空間裡。這個團隊碰到問題,可以請教PCHOME的前輩。PCHOME是大公司,我相信是有能力、有雅量來照顧一個小團隊的。甚至可能有些外包的工作,可以就近外包給這樣的團隊。說不定用舊要汰換的影印機,可以就近送給這團隊。公司辦活動園遊會的時候,也可以邀請來參加一下。
萬一這間小公司發展不錯,PCHOME可以就近投資甚至合併。萬一公司發展不好,但是這些創業者都是人才的話,PCHOME也可就近吸收,功德無量。
按照大陸的詞語,就是來「傍大款」,依附在大公司的羽翼下。試想:難民怎可能互相幫助難民,把難民送到小康或有錢的中途家庭,才有可能有好的發展嘛!
相傳當年宏基施老董,本來是想在龍潭渴望園區,弄個育成中心,扶植新興創業家在宏基的羽翼下成長。可惜後來景氣不佳,這件事就沒有後續。但是施老董的想法,實在很務實又有洞見,我萬分佩服。
如果硬要把創業團隊湊在一起,那必須經過細膩的設計,讓這個創業社群變成一個互助團體。例如:這裡有間A公司是做網頁的公司,B公司是做彩色印刷的公司、C公司是做公觀活動公司、D公司是做3C產品維修的公司、E公司是做專利分析及申請的公司。這幾間公司不但沒有業務衝突,在業務上還可能互相協助。創業者很忙碌,只有空跟自己業務有相觀的企業互動。如果這些公司安排在同一空間,還真的可以節省大家一些些時間和成本。(不過這樣的育成中心,可得非常非常花心思。)
本篇先提出我對創業空間政策的想法,接下來幾篇,會有我對創業教育的看法。
2015052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