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畢業潮,找工作、面試又成了畢業生頭痛的問題。
專業的能力,我這篇文章幫不了你,短時間內也無法累積。
但是有個適合的「內心原型」,
倒是可以很快上手,立馬見效,
[形象與態度是互引互動的]
下面的經驗很多人應該都有:
若有人把你當作敵人,
你可能跟這個人不熟,
但是這樣的形象與態度互動一陣子,
你可能也不知不覺的把他當敵人。
我雇用了一位跟我年紀(40左右)差不多的人,
來幫我做網站。
我起初是用朋友跟平輩的態度跟他互動,
但是他一直「老闆」「老闆」地稱呼我,
走路走我左後方,
跟我講事情也唯唯諾諾地「報告」,
互動一陣子之後,
有位認識我倆的中間朋友跟我說,
看我跟這個人的互動,
很有大老闆的氣勢與架子,
很不像平常的我。
我有點哭笑不得,
我有點哭笑不得,
不是我想擺老闆架子,
是他強大的奴工氣場 ,
逼得我不得不用相對應的老闆架式來回應你。
你可能沒當過媽媽的經驗,
但是去朋友家 ,
當小小孩摔倒在地上,
紅著眼眶跟你說:「我想要你抱抱~」
紅著眼眶跟你說:「我想要你抱抱~」
一定會勾起你心中的照顧者,
讓你輕聲細語地安慰他,
並給他個擁抱。
在一位富有魅力的美女(帥哥)面前,
你心中的那位羅曼蒂克的情人,
也被勾引出來,
你開始跟對方用曖昧的言語來調情。
那麼身為一位求職者,你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1. 你心中應該設定甚麼原型?
2.
你應該吸引出對方心中甚麼原型跟你呼應?
才會對你的求職面試最有幫助呢?
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
我們再來看看 ,
一個許多國立大學優秀求職者常犯的錯誤。
[專業不是社會新鮮人該有的形象]
我曾在一個創業比賽裡當過評審,
來簡報的同學是某國立大學企管系碩二的年輕帥哥,
口齒清晰 、態度大方、邏輯清楚也很有禮貌,
但是他開口閉口就是:
「身為一位企管系畢業的專業人士。」
「根據我們專業的分析。」
「身為一位企管系畢業的專業人士。」
「根據我們專業的分析。」
專業長專業短的。
如果你認同我前面所說,
形象跟態度是相對的,
他自詡為一位專業人士、他是專業,
那相對應我們在台下這些評審就是非專業的囉?
評審們似乎都接受到這樣的「暗示」,
這場簡報完後的Q&A,
這位同學被評審修理得挺慘,
他的內容跟表現不差,但態度很討厭。
專業不是種態度,這種自詡為專業,
無意間把對方貶抑為非專業的現象,
我看過應該不下數十次吧。
再從專業的評審或面試官的角度來看,
一位研究所剛畢業的年輕人,
在台下這些已經工作幾十年的主管面前,
專業長專業短的,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這些認真準備,
又有實力而且還很有禮貌的年輕人,
可能到現在都還覺得「死」得不明不白,
覺得很冤枉。
[社會新鮮人該有的形象 你在演藝圈見過]
這麼多年來,我發現演藝圈,
長年很受歡迎的新人形象是「鄰家男孩」、「鄰家女孩」。
你就是把對方當作隔壁的「張伯伯、王媽媽、李阿姨」。
此時心中的心態建設是,
張伯伯王媽媽是關心我的,
他們問我問題不是刁難我,
有了這樣的心理建設與形象建立,
你是不是覺得心裡輕鬆多了,
也沒那麼大的壓力。
當你的「鄰家男(女)孩」形象夠堅定夠強大,
你就能勾起出面試官心中的「照顧者」原型,
來給你機會、來照顧你,
讓他們覺得:
如果你希望面試官,
最後面試完心中會出現上面這句話,
最後面試完心中會出現上面這句話,
你在面試前就要不斷地心理暗示,
「我是個很認真的年輕人,如果你覺得我還不錯,
幫我一把好嗎?」